据此,WHO建议所有婴儿在出生后应尽快接种乙肝疫苗。
DNA合成作为生命科学上游产业,服务于基础科学研究、细胞工厂、人造生命、核酸疫苗、生物医药、DNA信息存储等领域,在生命科学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。截至目前,启明创投已投资超过430家高速成长的创新企业,其中有超过170家分别在美国纽交所、纳斯达克、香港联交所、台湾柜买中心、上交所及深交所等交易所上市,及合并等退出,有40多家企业成为行业公认的独角兽和超级独角兽企业。
芯航资本创始合伙人徐菁表示:21世纪将是分子生物的世纪,集成电路是这个时代重要的基础设施。关于峰瑞资本峰瑞资本(FREES FUND)致力于调动所有可能的资金、技术和资源、投资优秀创业公司,并帮助它们成长为具有长期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伟大企业。经过70年发展,集成电路(Integrated Circuits,IC)的特征尺寸达到纳米级别(三纳米、五纳米),与生物大分子在同一量级上,基于集成电路的半导体技术提供了最高通量、最低成本、功能多样(力热光电磁)、最灵敏的工具对分子进行操控。恭喜新老股东,期待并看好芯宿能够合成出更便宜、更好、更长链的DNA,赋能更多合成生物和前沿生物科技的公司。其打造出的世界顶级水平的第三代DNA合成技术,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,而通过芯片的方式来合成DNA的思路,更是把集成电路设计以及工艺制造的核心能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展现出极强的执行力和蓬勃的朝气。和创业一样,投资的路也是漫长的,峰瑞资本坚信,正确比容易重要。2022年1月24日,《柳叶刀-微生物》刊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兰娟院士团队对mRNA疫苗ARCoV的安全性、耐受性和免疫原性研究,正式公布这款新冠mRNA疫苗ARCoVaX(ARCoV)的I期临床试验数据。
此外,在供应链上,公司对mRNA技术的关键生产原料和辅料实现了内化生产和国产化替代,可满足大规模产能供应需求。此外,安全性方面也得到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数据证明。6. 康希诺(CTR20221057)2009年,康希诺成立于天津,致力于为中国及全球公共卫生研发、生产和商业化创新疫苗。2022年4月4日,公司生产的mRNA疫苗获得国家药监局IND批准。
对此,张文宏教授和钟南山院士都曾公开表达过此观点。争相竞技的国产mRNA疫苗谁能突出重围? 2022-05-17 16:46 · 生物探索 一直以来,公众对mRNA疫苗十分期待,国产mRNA疫苗的研发进展也一直颇受关注。
注:LPP纳米递送平台是一种以聚合物包载mRNA为内核、磷脂包裹为外壳的双层结构。成立于2009年的康希诺,自2020年开始转向mRNA疫苗研发。针对变异株的二代新冠mRNA疫苗在老挝正开展I/II期临床试验。2021年年底,康希诺生物与上海医药合作建设的mRNA疫苗生产厂房完成交付,并获得上海首张新冠疫苗生产许可证,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具备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条件。
2017年7月,休斯顿卫理会医院授予斯微生物在LPP(lipopolyplex)递送平台的全球独家商业化权益。数据显示,两针科兴疫苗,再用mRNA疫苗加强免疫14-30天后,预防感染率可高达92.7%,预防重症达97.3%(图3)。图5 WHO组织的新冠疫苗团结试验(图源:[4])3. 艾美疫苗丽凡达(LVRNA009)成立于2019年,艾美疫苗控股子公司丽凡达生物公司自主开发的mRNA基因制药平台多线推进传染病疫苗、癌症疫苗、蛋白补充治疗等一系列创新型生物药的研发、生产和上市,拥有自主mRNA生产和药物递送技术平台,在药物设计、生产和制剂递送方面已拥有多项发明专利。5. 石药集团(SYS6006)SYS6006为石药集团自主研发的、针对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mRNA疫苗。
mRNA疫苗具备无病毒感染风险、研发周期短和拥有双重免疫机制等突出优势。目前,国内暂无mRNA疫苗获批上市。
尽管市场翘首以盼,复星医药也已随时待命,复必泰上市的消息至今仍未能等到。小编相信在此种争相竞技的氛围下,我们将接连见证新的突破,早日见证国产mRNA疫苗实现零的那一天。
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目前,国内已有7家企业的mRNA疫苗候选药物进入临床阶段,其中5款已处于I和II期临床试验阶段,2款获得国家药监局的IND审批,即将进入临床阶段,具体进展可见表2。撰文|露娜排版|乔维钧参考资料:[1]新冠专题系列报告[2]重磅|钟南山院士南开开讲,谈抗疫关键。目前,我国多家企业也正纷纷布局mRNA技术平台,投入到mRNA疫苗的研发中。市场翘首以盼,复必泰商业价值不可限量图片从2020年3月,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与德国BioNTech签订协议,通过支付8500万美元许可费与35%的毛利销售提成等合作条款,获授权复必泰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的独家开发与商业销售,这款疫苗的国产化进程就一直备受关注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这其中斯微生物是国内最早致力于mRNA技术的制药公司,其他聚焦mRNA领域的公司多成立于2018年以后。2022年4月4日,石药集团生产的mRNA疫苗SYS6006获得国家药监局IND批准。
一直以来,公众对mRNA疫苗十分期待,国产mRNA疫苗的研发进展也一直颇受关注。此外,云顶新耀和Providence还合作开发针对Omicron的下一代mRNA疫苗。
表2 国内新冠mRNA疫苗研发临床进展数据来源:[1]丨制表:生物探索编辑团队1. 艾博生物沃森生物(ARCoV)2019年,艾博生物在苏州成立,致力于基于核酸(siRNA,mRNA,DNA)的新药研发。2021年3月,艾美疫苗控股子公司丽凡达开发的新冠mRNA疫苗(LVRNA009)获得IND批准。
综上,由于mRNA疫苗所具有的独特技术优势,以及它在免疫保护方面的优越性,我国民众一直对mRNA翘首以盼。题图来源:Shutterstock,仅用于学术交流。
复必泰临床试验再度被延。该项题为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the SARS-CoV-2 ARCoV mRNA vaccine in Chinese adults: a randomised, double-blind, placebo-controlled, phase 1 trial的研究数据显示,ARCoV在所有五组剂量下安全性耐受性良好,并可诱导强烈的免疫反应(图4)。表1 国内聚焦mRNA药物研发的创新企业数据来源:[1]丨制表:生物探索编辑团队注:美诺恒康虽成立于2013年,但该公司最初创立时主营外包服务,于2018年开始转战研发mRNA肿瘤疫苗。这项由BioNTech公司登记的Ⅱ期临床试验于2020年12月启动,试验共入组950人,主要研究疫苗在中国大陆健康人群中的安全性,原计划于2021年12月结束,后延期至今年4月30日,如今却再度被延期半年。
公司获得mRNA疫苗整个制造过程的全部技术转让。2022年1月8日,LVRNA009的I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,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级别都为1-2级,没有发生3级以上的不良事件,因此LVRNA009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。
公司现有四个创新疫苗平台技术,包括腺病毒载体疫苗技术、结合技术、蛋白设计与重组技术、制剂技术。图3 钟南山院士公开授课(图源:[2])国产mRNA疫苗研发接连迎突破据统计,国内聚焦mRNA药物研发的创新企业有十余家,主要有艾博生物、丽凡达生物、蓝鹊生物、斯微生物等(表1)。
正是凭借此款疫苗产品,辉瑞公司在2021年度实现了高达367.8亿美元的总营收,重新夺回全球制药Top1的宝座。根据初步动物实验,这款疫苗对于Delta、Beta等变异株都具有非常好的保护效果。
在第二次注射两周后,中和抗体滴度随着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而增加。公司在mRNA合成和递送技术上布局多年,已申请多项关于mRNA疫苗设计和新型递送系统设计的专利。LPP的双层纳米粒和传统的LNP相比具有更好的包载、保护mRNA的效果,并能够随聚合物的降解逐步释放mRNA分子。复必泰Ⅱ期临床试验为何屡屡被延期?国内有哪些专注于mRNA技术的公司?国内多家研发mRNA疫苗的公司进展如何?让我们走近了解。
4月,在钟南山院士为南开学子公开授课《科学指导抗疫,勇攀医学高峰》时,分享了在巴西开展的异源性疫苗接种的真实世界数据。图4 研究成果(图源:[3])2. 云顶新耀Providence(PTX-COVID19-B)2021年9月,云顶新耀宣布与Providence Therapeutics公司达成合作,获得Providence公司的mRNA新冠候选疫苗在大中华区、东南亚、巴基斯坦等亚洲新型市场的授权许可,同时也引进Providence的mRNA技术平台,在全球进一步合作开发mRNA产品。
图1 复必泰的国产化之路(图源:生物探索编辑团队原创)一直以来,这款mRNA疫苗的商业价值是有目共睹的。导语:近日,复星医药从BioNTech公司引进的mRNA新冠疫苗复必泰在中国大陆的Ⅱ期临床试验完成日期再度被延,消息一经传出,引发激烈讨论与报道。
今年3月,吴以芳再度回应复必泰的上市进展时,态度则略显保守,回应称还在审批,没有更多的消息。如今Ⅱ期临床试验再度延期,似乎上市更是前路漫漫。